作曲系
  
作曲系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曲系 > 新闻快讯

2023成都当代音乐周 |高缨:《“树高千尺,重在根基”——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3/11/26 12:16:31   


 

2023年11月15日,在九州体育ju111(中国)公司官方网站聂耳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团队负责人高缨教授拉开了2023成都当代音乐周学术讲座的序幕,以《“树高千尺,重在根基”——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为题,为九州体育ju111(中国)公司官方网站作曲系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九州体育ju111(中国)公司官方网站作曲系陈大苍教授主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面临着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平衡挑战。中国音乐学院特别注重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音乐人才。高缨教授针对这一背景,详细介绍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标准建设、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的构建思路,以及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策略。

 

 

一、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标准建设基本原则与总体规划

 

中国音乐学院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中遵循了三个核心原则。首先,整合与标准化原则旨在优化而非颠覆现有教学体系,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结构化,确保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和标准化。其次,课程中显著融入大量中国音乐元素,丰富和多元化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最后,差异化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需求定制课程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

课程总体规划展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由五门核心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及作曲主课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覆盖音乐理论核心知识,还包括创作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学习平台。课程分为针对作曲和指挥专业学生的A类课程,着重高级技术训练和创作实践,以及面向音乐表演、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专业的B类课程,注重基础理论教学。课程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旨在逐步构建学生的理论基础,并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与创造力。

课程特色体现在其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上。首先,作曲主课作为一门高度个性化的课程,致力于全方位培养音乐人才。通过技术提升、文献阅读、艺术实践等多维度的训练,学生能够在作曲技巧、音乐理解和实际创作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其次,和声课程覆盖了西方传统和声、近现代和声技术以及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和声,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深度与广度并重的教学内容。复调课程则以风格为线索,突出中国音乐复调创作技法的教学,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形式,增强了学生对复调音乐的兴趣及其分析、鉴赏和创作能力。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则以曲式结构为主线,通过中西音乐作品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音乐结构的共性表达规律和技术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最后,配器课程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结合作曲、指挥和演奏专业的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这些特色课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多元和创新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看,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对传统音乐理论教育的尊重和继承,还展示了对创新和发展的追求。它旨在培养出既有深厚音乐理论知识又有强大创造力的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课程定位

在《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的框架下,音乐理论基础课程被设计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模块。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学院“8+1、思政+X”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音乐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课程的核心目标包括增强学生的音乐听觉,加强音乐记忆能力,以及培养音乐感知和文化认同。这一课程定位于构建一个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音乐理论教育平台,系统地融入中西方音乐元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培育具有中国音乐文化自信的音乐人才。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采用了分级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针对不同专业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核心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节拍—节奏”“音程—和弦”“旋律—调式”三大板块,涵盖了从理论知识到技能训练,再到音乐实践的全面培训。此外,课程内容大量吸收和应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如五声性调式、民歌、戏曲等,以此增强课程的中国特色并促进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通过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评价,能够有效应对不同音乐专业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教学需求。评价范围广泛,包括创作和表演、感知与分析,以及对音乐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理解等多个维度。这样的评价系统旨在全面覆盖音乐学科的基本活动,并贴近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从而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4.教材建设

《音乐理论基础》教材的建设是根据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 8+1、思政+X”课程标准建设的总体目标精心编写的,旨在为本科共同课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的音乐基础教材。教材共分五册,每册有十六课内容。教材的核心特点在于其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注重基本乐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并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这些特点确保了教材在向学生呈现音乐学科最基本概念和原理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教材特别强调在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语言的同时,吸收和使用部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内容,旨在解决中国音乐听觉训练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内容方面,特别强调视唱练耳听觉训练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使元素训练与音乐作品相结合,提供两种形式的训练:特定音乐元素训练和完整音乐作品的整合训练。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听觉分析能力和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能力,还与专业基础课和主课教学紧密联系,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将中国音乐作品以可操作的训练形式纳入课程标准中,创新性地融入教材,强调中西方音乐的相互补充,使教材更具中国特色。高缨教授介绍: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研室的老中青三代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摸索与实践,通过与专家的多轮咨询与研讨,确保了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终成为一套全面、系统、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基础理论教材

 

 

三、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体现了学院在音乐教育创新与实践方面的专业水平。团队负责的《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李重光先生的《基本乐理简明教程》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同时,《音乐理论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而《视唱练耳》课程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研室的骨干教师在个人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年轻教师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创新中表现出色,成为团队的新生力量。这些成绩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声誉,也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讲座为九州体育ju111(中国)公司官方网站作曲系师生带来了丰富的洞见。首先,强调了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必要性,引导教师在教授经典西方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继承中国音乐的精髓,以此丰富教学资源并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本土文化。接着,讲座展示了教学方法的革新,尤其是在层次化教学和整合中国音乐特色方面,鼓励教师实施更为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加深和拓展,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新领域,以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音乐理解力。此外,讲座还突出了团队协同与个人成就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加强合作并共享资源,促进个体与集体的发展。最后,讲座重申培育学生全面音乐能力的重要性,提醒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创新思维、批判能力和文化修养。这些洞见不仅为我院作曲系教师在教学模式、课程规划及团队协作等方面提供了新视野,同时也为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讲座最后,高缨教授特别强调“树高千尺,重在根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她指出,本科教学重在打好基础,有“根”的滋养,才能使参天大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撰稿:陈思桥

审订:刘鹏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九州体育ju111(中国)公司官方网站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